選擇分類 | ||
| ||
| ||
| ||
| ||
| ||
| ||
| ||
| ||
|
4008-369-963
4008-369-963轉4
kuer@kuerhuaxue.com
G418
原理及篩選方法
原理
分析轉化的功能和表達需要
DNA
穩定轉染至宿主細胞染色體。外源基因進入細胞后,
部分能夠通過細胞質進入細胞核內,根據細胞類型,至多
80%
的進入核內的外源
DNA
得到
瞬時表達。極少數情況下,進入細胞的外源
DNA
通過系列非同源性分子間重組核連接,最
終整合進細胞染色體。
細胞基因組自由部分表達,
所以整合并不一定意味著表達,
只有整合
到表達區的基因才會表達,而且整合到不同的染色體區段的外源基因的表達的量也是不同
的。由于攝取、整合、表達外源基因是小概率事件,通常根據新表型篩選穩定轉染體。一般
情況下這種新表型由共轉染的編碼抗生素抗性基因提供。
細菌
Tn5
轉座子序列
(
neo
抗性基
因)攜帶的氨基糖苷磷酸轉移酶可以將
G418
轉變成無毒形式。
G418
是一種氨基糖類抗生素,其結構與新霉素、慶大霉素、卡那霉素相似,它通過影
響
80S
核糖體功能而阻斷蛋白質合成,對原核和真核等細胞都有毒性,包括細菌、酵母、
植物和哺乳動物細胞,
也包括原生動物和蠕蟲。
是穩定轉染最常用的選擇試劑。
當
neo
基因
被整合進真核細胞基因組合適的地方后,則能啟動
neo
基因編碼的序列轉錄為
mRNA
,從
而獲得抗性產物氨基糖苷磷酸轉移酶的高效表達,
使細胞獲得抗性而能在含有
G418
的選擇
性培養基中生長。
G418
的這一選擇特性,已在基因轉移、基因敲除、抗性篩選以及轉基因
動物等方面得以廣泛應用。
在進行轉染時細胞膜受到影響,抗生素可能對細胞產生較大影響,加上
G418
有殺菌作
用,所以有人主張轉染時不加其它抗生素。其實
G418
本身有很好的殺菌效果,在用
G418
進行篩選的過程中很少會發生污染。
但有一點,其實我覺得問題也不是很大,那就是:
在老
外的一本實驗手冊中提到,
在脂質體轉染時所用培養基中最好不加任何抗生素。
我想他的想
法可能是脂質體對細胞膜有影響,
可能此時加抗生素對細胞損傷較大。
因為慶大霉素、
鏈霉
素、
G418
均是氨基糖甙類藥物,其藥理作用完全一樣。所以沒有必要再用,而且由于另外
抗生素的添加實際增加氨基糖甙類藥物的濃度,劑量有誤差,不利于各實驗室之間的交流,
在實際操作中,培養液中有抗生素對細胞培養與篩選影響不大。
有人認為用磷酸鈣共沉淀轉染法篩選穩定整合子較好,
但這種觀點是很多年以前的觀點
了,而且只是少數人的觀點。我兩種方法都用過,但沒有特異的比較過,感覺都可以。磷酸
鈣便宜,但對溶液配置和實驗操作要求很高,尤其是溶液的
pH
值,要求精確到小數點后
2
位。
脂質體是現在主流的轉染試劑,
從沒有人說這種方法做整合穩定表達不行。
非脂質體是
這幾年發展很快的技術,轉染效率低,細胞毒性小,價格也不貴,
Qiagen
就有一個系列。
我個人覺得不必要花太多時間在這方面,
自己實驗室用得好的技術可以堅持,
沒有經驗的可
以選擇一個較著名的公司的產品開始,
購買之前先下載個說明書看看。
有精力就比較一下幾
種方法,一般的達到目的就行了。關鍵是實驗設計。
----------
主要參考《細胞培養和分子細胞學技術》和《分子
克隆》
G418
篩選實驗設計
篩選之前
由于每種細胞對
G418
的敏感性不同,
一般變動在
100ug/ml~1000ug/ml
范圍。
而且不同
的廠家生產的相同濃度的
G418
的活性不盡相同,所以在篩選之前,一定要確定你的細胞對
這一批
G418
的最佳篩選濃度。
盡管如此,
特性明確的細胞系
G418
的最佳用量還是穩定的。
《分子克隆》給出了幾個常用細胞系所需
G418
的最佳用量。
細胞系或機體
G418
濃度(
ug/ml
)
中國倉鼠卵巢細胞
700~800
Madin-Darby
犬腎細胞
500
G418
原理及篩選方法
原理
分析轉化的功能和表達需要
DNA
穩定轉染至宿主細胞染色體。外源基因進入細胞后,
部分能夠通過細胞質進入細胞核內,根據細胞類型,至多
80%
的進入核內的外源
DNA
得到
瞬時表達。極少數情況下,進入細胞的外源
DNA
通過系列非同源性分子間重組核連接,最
終整合進細胞染色體。
細胞基因組自由部分表達,
所以整合并不一定意味著表達,
只